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释皎然
水之性不动而鉴得非夫实相之体耶维积为洪溟而
未尝变亦真我自在之妙致也如来大师独秉至教群
圣拱手俾寘冥到识破坚冰之惑岂逾一念之中哉灵
隐大师虽外精律仪而第一义谛素所长也故小子志
之大师生缘钱塘范氏讳守真字坚道齐信安太守瑝

之八叶礼既冠众君子器之夙有丘园之期不顾玄纁
之锡遂诣苏州支硎寺圆大师受具足戒是夜眼中光
现长一丈馀久而方没盖得戒之祯也后至荆府依真
公三年苦行寻礼天下二百馀郡圣教所至无不至焉
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 普寂大师
传楞伽心印讲起信
宗论三十馀遍南山律钞四十遍平等一两小大双机
在我圆音未尝异也乃发殊愿诵持华严遂于中 (第 7a 页)
三蜀震曜聋瞽无代之法壤也因盖吴同乱之积其后
也赖昙休坚持之誓自菩提达摩降及 大照禅师
七叶
相乘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南方以杀害为事
北方多豪右犯法故大通在北能公在南至慈救悯曲
无不至 (第 14b 页)
朝为凡夫夕为圣贤双峰大
师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传弘忍忍公传惠能神
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无闻焉秀公传 普寂公
之门
徒万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惠者一曰弘正正公之
廊庑龙象又倍或化嵩洛或之荆吴自是心教之被于
世也与 (第 11a 页)
               前 人
夫人讳某字某河南洛阳人也昔凉武王乌孤景王傉
檀继为杰霸据河右景王生魏太尉陇西宣王贺贺生
司徒惠王恭或以文武(集作或/文或武)藩翰王室以拓拔同源

因锡姓焉夫人其后也曾祖翁皇朝尚书比部郎中祖
脩业泾州刺史父老(集作/光)时济阴太守夫人济阴第几
女既笄归于原武丞博陵崔君某以德敏贞俭宣慈惠
(集作/温整)辅佐君子而成家风原武之伯父冲尝为刑部
郎中每谓夫人淑哲之美可师表姻族洎原武疾病顾
视诸子尚藐虑归祔不获以属夫人夫人默而省焉昼
哭之后躬履草莽成反葬之礼礼无违者闻见(集作/者)
之既免丧始游息道门受心法于 大照禅师
请益之际 (第 7a 页)
  梦丹书(肃宗初为皇太子天宝十三载观安禄/山有悖逆之状恐危宗庙遂精诚祈梦)
    (其夜梦故内侍 普寂
等二人舁一案覆以黄帕/自天而下直至帝前素版丹书文字甚多既寤)
    (所记者/惟四句)
 厥不云乎 (第 1a 页)
  请施庄为寺表(王维/)
臣维稽首臣闻罔极之恩岂有能报终天不返何堪永
思然要欲强有所为自宽其痛释教有崇树功德弘济

幽冥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 大照禅师
三十馀
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
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
之馀 (第 23a 页)
不仕人知有王羲之而不知有何偃通它心观人知有
忠国师之于大耳三藏而不知有 普寂
之于柳中庸祭
赛忘书刀在庙鲤鱼为送人知有马当山之王昌龄而
不知有宫亭湖之估客奕棋覆局人知有王粲而不知 (第 20b 页)
 详味此诗仍以旧注为是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
 鲍钦止注引传灯录云北宗神秀禅师其门
 人 普寂
立其师为六祖而自称七祖李华大
德云禅师碑自菩提达摩降及大炤禅师七
叶相承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又中 (第 6a 页)
 岳越禅师记摩诃达摩七叶至大炤禅师按
旧书神秀弟子 普寂
号大炤禅师则所谓七
 祖者大炤也而此诗之意不然自南北分宗
荷泽会序宗派从如来下西域震旦凡六祖 …… (第 6a 页)
 子者无如南岳皆不称七祖曹溪之后南岳

青原是分五家斥荷泽为知解宗徒亦不称
七祖独孤及三祖碑云能公退老于曹溪其
嗣无闻秀公传 普寂
门徒万升堂者六十三
盖大鉴之后衣止不传亦不立七祖其师门
之规矩如此所以息斗诤于北宗定师传于
 五叶也 (第 7a 页)
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传弘忍忍传惠能神秀能
公退而老曹溪其嗣无闻焉秀公传 普寂
寂公之门徒
万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惠者一曰弘正正公之
廊庑龙象又倍焉或化嵩 (第 4a 页)
 (摩西来为禅宗初祖递传至弘忍为五祖自此而下/分南北二宗以慧能为六祖北宗以神秀为六祖独)
 (孤及三祖碑云能公退老于曹溪其嗣无闻秀公传 普寂
(第 42b 页)
大照禅师
也门徒万人升堂者六十三其) (第 42b 页)
 (弟子遂尊 普寂
为七祖盖其初顿门衰而渐门盛至/唐开元末菏泽会公出而南宗大振贞元十二年定)
 (禅门宗旨敕立菏泽为/七 (第 43a 页)
   柳中庸
江行诗云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客舟帆暮
寒江雨
夜渡江云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

始知牵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去帆影常恐客
心悬
李端司马于瓜州寄中庸云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
月魄正出海雁行斜上云寒潮来滟滟秋叶下纷纷便
送江东去徘徊只待君
又江上别中庸云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中庸子厚之族御史并之弟也与弟中行皆名有文咸
为官早死

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中庸善易尝诣 普寂公
公曰筮吾
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
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矍
(第 12a 页)
 者则已横截末流如獐独跳不可谓非扬之至也然而师之生

平以华严为大宗以讲演大钞为弘愿法席有终此愿无已故
余为之铭也然则师之说法固未尝止而大钞之讲席其可以
为未终乎其所以藏往愿启后缘赞叹而唱导者其亦可谓深
切著明已矣谓未足称道德业者何也文不载嗣法弟子此苍
师之略非余过也张说大通碑不载 普寂
义福王维大鉴铭不
载南岳青原古人亦有之矣添亦无善勉徇而添之可也其最
可嗤者不言余文之不工而讥其寥寥数 (第 67b 页)
 (即位尤加敬异中书舍人张说尝问道执弟子之礼/退谓人曰禅师身长八尺庞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
 (之器也以神龙二年卒士庶皆/来送葬有诏赐谥曰大通禅师)大照(刘煦唐书 普寂/
姓冯氏蒲州河) (第 18a 页)
 (东人年少时遍寻高僧以学经律时神秀在荆州玉/泉寺 普寂
乃往师事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
 (焉久视中则天召神秀至东都神秀因荐 (第 18b 页)
普寂
乃度/为僧及神秀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中宗闻其)
 (高年特下制令 (第 18b 页)
普寂
代神秀统其法众开元十三年/敕 (第 18b 页)
普寂
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士庶竞来礼谒 (第 18b 页)
普寂
严)
 (重少言来者难见其和悦之色远近尤以此重之二/十七年终于成都兴唐寺年八十九时都城士庶曾)
 ( (第 18b 页)
谒者皆制弟子之服有制赐号为 大照禅/师
及葬士庶倾城哭送闾里为之空焉)恩光(江淹/上建)
 (平王书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往正法(涅槃经我 …… (第 18b 页)
  请施庄为寺表
臣维稽首臣闻罔极之恩岂有能报终天不返何堪永
思然要欲强有所为自宽其痛释教有崇树功德宏济
幽冥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 大照禅师
三十馀
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
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 (第 27b 页)
人也其后信公以教传宏忍忍公传慧能神秀能公退
而老曹溪其嗣无闻焉(文粹无能公/下十二字)秀公传 普寂
寂公
之门徒万(文粹有/人字)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曰
宏正正公之廊庑龙象又倍焉(英华无/焉字) (第 9b 页)
  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并序/)
水之性不动而鉴得非无实相之体耶虽积为洪溟而
未尝变其真我自在之妙致也如来大师独秉至教群
圣拱手俾冥冥倒识破坚冰之惑岂逾一念之真哉灵
隐大师虽外精律仪而第一义谛素所长也故小子志
之大师生缘钱塘范氏讳守真字坚道齐信安太守瑝

之八叶礼既冠众君子器之夙有丘园之期不顾玄纁
之锡遂诣苏州支硎寺圆大师受具足戒是夜眼中光
现长一丈馀久而方没盖得戒之祯也后至荆府依真
公三年苦行寻礼天下二百馀圣教所至无不至焉至
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 普寂大师
传楞伽心印讲起信
宗论三十馀遍南山律钞四十遍平等一雨小大双机
在我圆音未尝异也乃发殊愿诵持华严遂于中 (第 1b 页)
瞽无代之法壤也因盖吴同乱之积其后也赖昙休坚
持之誓自菩提达摩降及 大照禅师
七叶相乘谓之七
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南方以杀害为事北方多豪右
犯法故大通在北能公在南至慈救悯曲无不至其 (第 39b 页)
为凡夫夕为
圣贤双峰大师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传弘忍忍
公传慧能神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无闻焉秀公传 普寂
寂公之门徒万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
一曰弘正弘公之廊庑龙象又倍焉或化嵩洛或之荆
吴自是心教之被于 (第 10b 页)
大厦中构。山屹飞斗。黄河畎浍。大行培塿。整庶宣风。缉戎
备寇。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大照禅师
塔铭 …… (第 03b 页)
其行也。既无人而无我。测其理也。亦非
断而非常。然而示彼同凡。奄随运往。形虽已谢。教乃恒传。
其弟子 僧普寂。
夙参梵侣。早簉法筵。得彼髻珠。获兹心宝。
但释迦流通之分。终寄于阿难。禅师开示之门。爰资于普
寂。宜 …… (第 06a 页)
公名宽。飞表上闻。皇情震悼。
诏曰。大士遗荣。岂贵于名称。前王表德。必在于袖崇。都同
德兴唐寺故大德 僧普寂。
资于粹灵。是为法器。心源久寂。
戒行弥高。既来理而悟空。每导凡以宗圣。慈悲所应。汲引
盖多。方冀永年 …… (第 08a 页)
宏像教。遽从迁化。用谢浮生。言念于此。
良深悯惜。宜稽其净行。锡以嘉名。示夫将来。使高山仰止。
可号 大照禅师。
归本居葬日。量借威仪手力。和上将变易 (第 08a 页)
积。其后也。赖昙休坚持之誓。自菩提达摩降及 大照禅师。
七叶相乘。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南方以杀害为
事。北方多豪右犯法。故大通在北。能公在南。至 (第 07a 页)
天不返。何堪永思。
然要欲强有所为。自宽其痛。释教有崇树功德。宏济幽冥。
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 大照禅师
三十馀岁。褐衣
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田县营山 (第 16a 页)